真正拉开人与人的差距,是持续行动力

2025-04-24 14:02:08

唯有行动起来,成功才会如期而至,最终拉开人与人在人生路上的差距。

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:“究竟要多努力才能上清北?”

其中一位网友的回答让我印象很深:

“如果你想去清华北大,你应该从高一就开始努力,如果高三才开始,已经迟了。根本没有短期的逆袭,需要多年努力地积累。”

再看其他评论,虽然经历不同,但仔细分析,会发现他们都有同个侧重点——持续行动。

天赋决定了你能达到的上限,而持续行动力的程度决定了你达到的上限的时长。

著名投资人孙正义说:“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,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。”

真正拉开人与人的差距,是持续行动力。

不知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:

信誓旦旦给自己定计划立目标,可总等时机再去执行,结果一拖二拖,成了一堆废纸;

张佳玮在《代表作和被代表作》一针见血说到:

“我们绝大多数凡人,独自感叹天赋不足、创造不够什么的,其实都是幻觉。问题归结到最后,无非就是一懒,二拖,三不肯读书,如此而已。”

成功最大的敌人是缺乏行动力和鸡血周期,单有想法,没有执行力,一切都是空谈。

很多人总是一边抱着远大“梦想”陷在鸡血周期里难以自拔,一边又继续安于现状不愿改变,然后抱怨命运,对别人的成功嗤之以鼻。

有个高赞回答:“人生不像做菜,不能等所有材料都准备好才下锅。”

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,皇室为他举行的庆功宴上,有位大臣非常不屑地跟大家说:

“这有什么值得大家惊叹的,任何人只要坐着船,都能到达西洋的对岸,发现这块大陆。”

旁边几人也附和着。

哥伦布听罢,没有半点不悦,反而面带微笑地从桌上拿起一个熟鸡蛋问大家:“你们谁能让鸡蛋小头朝下立在桌面上?”

只见,哥伦布拿起鸡蛋的小头往桌上一敲,鸡蛋稳稳地立在了桌上。

他说:“世界上很多事情的确说起来非常容易,不过最大的差别就在于,我敢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实现了,而你们却至今没有。”

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有个墓志铭发人深省,说出了大多数人的感慨和无奈:

“当我年轻的时候,梦想改变世界,可进入暮年后,却连我的家庭也没能改变。

最后,我躺在病床上突然意识到: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,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、国家、甚至世界。”

就如李笑来老师说的:“如果想做事当然要行动,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有效,最直接的方法。”

所以,别做思想上的巨人,行动上的矮子。与其抱怨,羡慕别人的成功,不如下决心行动起来。

“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:即每人先把胳膊往前甩,然后再往后甩,每天做300下,大家能坚持吗?”

学生们都笑着说:这么简单的事,当然做得到!

一个月后,他问学生们:“哪些同学坚持每天甩手300下?”有90%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。

又一个月后,他又问,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。

一年过后,他再问时,只见整个教室里,只有一人举起了手。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。

看完,让我最大的启发是:坚持,是世间最容易,也是最难的事。

说它容易,是因为只要你愿意,就能轻而易举做到;而说它难,是因为真正能做到持续坚持的,只有少数人。

《我很好,那么你呢》中有这样一个观点:

1.01与0.99的差别也许很小,可是365天过后,1.01的365次方是37.8;而0.99的365次方是0.03,差距是一千多倍。”

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努力,但仍和优秀人差别那么大的原因,因为你缺的是持续努力的耐心。

牛津大学曾举办了一个“成功秘诀”讲座,邀请丘吉尔来演讲。

可丘吉尔,只用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秘诀:

“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:第一,是决不放弃;第二,是决不、决不放弃;第三,是决不、决不、决不放弃!我的讲演结束了。”

滴水能穿石,不是因其力量巨大,而是因为它锲而不舍,始终执着于自己的目标;钻木能取火,不是因为其简单易燃,而是因为它持之以恒摩擦,积累热量。

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,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。

追梦路上,当你陷入风暴海啸时,拉住船帆,掌好船舵,有耐心的坚持航行,总会穿过风雨,看到“海上生明月”般的美丽,抵达彼岸收获成功。

卢苏伟在《你要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》一书中写到:“一个人的执行力和行动力,决定一个人的成就。”

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、学历、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,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。

调查结果发现:大多数人都没有目标或者目标模糊,常常在抱怨中,过得平庸或不如意的生活,没有任何成绩,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。

只有3%的人,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的人,并在25年间朝着目标持续不懈努力,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。

事实说明了:只有能够坚持目标,专注内心的追求,才最终成就自我,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人生。

罗振宇说:“普通人的努力,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,会积累成奇迹。”

唐家三少,除极个别的特殊情况,要求自己做到日更小说8000字,保持10年从未中断。曾因连续更文86个月,成功了申请"九年不中断小说更新"吉尼斯世界纪录。

长期的坚持,让他连续5届荣登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,两次入选福布斯名人榜。

股神巴菲特,六十年如一日的按时起床,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和学习所有和股票投资相关的书籍,读书之多让合作伙伴惊叹,形容他为“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。”

正是持续不断地阅读输入,培养出了他对股票市场异乎寻常的敏锐观察力,让他成为了目前美国历史上股票投资领域,最有知识和经验的人。

心理咨询师风墟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:“你一生中大部分的精力应该全部只放在一件事情上。把这一件事情做到极致,胜过你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。”

少即是多,而且通常效果更佳。那些持续执行力特别强的人,最后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。

40岁开始学习,到58岁,他先后实现了 “作家梦”、“记者梦”、“篆刻梦”、“书法梦”、“钢琴梦”,这足以说明其背后的勤奋与用功。

他说:“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五个梦想,听起来很难,但真的开始做了,认真做了,你就会发现时间是靠自己掌控的,真的可以做很多事情。”

在他身上我领悟最深的道理是:你什么执行力,人生就什么结局。

生活中,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影响着我们,但持续行动力,却是我们可控的。

细分目标,从简单做起,形成微习惯,比起大目标、盲目追求更容易让人接受,也更容易坚持。

很认同一句话:“有些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,而是因为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。”

唯有行动起来,成功才会如期而至,最终拉开人与人在人生路上的差距。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