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人到了中年,最想要的不是女人对他好,而是两种感觉

2025-05-03 14:02:06

一个男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,对于爱情的理解也会随着时间和经历而变化,心中对未来伴侣的标准也会根据现实情况,不断地调整。

男人在年少轻狂的阶段,未曾经历过坎坷的情路和现实的考验,内心期待的梦中情人或许是源于颜值。

然而,一个男人到了中年之后若还是轻狂,也难以承担起对爱情和生活的责任。

在现实生活中,大多数男人到了中年,都无可避免地去承担现实的压力,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,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们的爱情观和选择。

作为一个成年人,无论是赡养父母的责任还是自己生活的压力,都让他们无法肆意潇洒的行事,大多数都会为了平衡工作和生活适当的将就。

爱情亦是如此,一个中年男人,心目中理想的爱情不是女人对他好,而是彼此在一起能够产生这些感觉。

在两性关系中,中年男人身上承载的压力难以言说,他们无法像孩童一样对父母诉说自己的苦处,即便是借酒消愁来宣发自己内心的苦闷,也渴望身边有一个知心人能够理解自己。

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,人都是感情动物,一个人即便是坚强无比、可以自主的调节生活节奏、快速及时地处理人生中遇到的任何难关,内心深处也渴望被人所理解。

在一段亲密关系中,男人渴望女人能够读懂自己的内心,并不是希望对方一味的附和自己的想法,从而达到共情的状态,也不是让女人以局外人的身份为自己指点迷津。

这里涉及到一个词叫作,换位思考。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,换位思考是众所周知的道理,可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将其运用。

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,女人在挑选口红色号时犹豫不决,主动询问朋友的意见,朋友给出了以下两种回答:

“我觉得你不适合涂口红,素颜就挺好看的。”

前者,朋友的回答过于敷衍,即便是夸奖也难以让人感受到认真的态度;后者,朋友以自己的主观思想来判断,没有照顾到女人的需求。

如果想从“理解”的角度回答女人的问题,可以简单地分析不同妆容适用的口红色号,给出建议的同时,让对方去做选择。

男人在爱情中追求的“被理解感”也是如此,女人如果懂得放下自己的立场,主动站在男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结合他的现状坦然说出自己的观点,无论是批评或夸张,都会让男人感觉到“你懂我”,并且会更主动与你交流内心的想法。

廖一梅在《柔软》中有一句台词:“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,稀罕的是遇到理解。”

人生在世,遇到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是幸运。

我们无论是在爱情还是生活中,对他人多一点理解,或者让彼此的关系更进一步。

爱情的归宿是婚姻,一段好的婚姻,是百年修得同船渡的缘分;一段坏的婚姻,则如同坟墓让人避之不及。

爱情的结局永远是未知,有些女人为了留住爱情,会千方百计的对男人好,例如:女人心甘情愿的辞职在家带娃、用心烹饪一日三餐、精心打理自己的小家。

归根结底,两个人感情的幸福程度,但由于彼此是否共同为之付出。

“爱是一场博弈,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、势均力敌,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息。因为过强的对手让人疲惫,太弱的对手令人厌倦。”

女人在爱情中过于卑微,男人只会感到轻视甚至厌烦,又怎么可能会对这段感情产生归属感。

这并不是要求女人做到完美,而是需要双方都保持一颗独立的心,明白自己是为了未来的幸福而付出,而不是为了对方委曲求全。

在两性关系里,男人真正想要的,其实并不是女人对她的好,而是在你面前感受到的被理解的感觉、以及有归属的感觉,这会让他觉得更好地被爱,且心有了寄托,从而对你更加依赖。

友情链接